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脚泥。”“夏天找个车位、停个车,浑身湿哒哒。”在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海西小区,居民一度为地下车库的老旧环境感到不便和困扰。
“现在好了,有新车库了!”6月30日,海西小区1号电瓶车集中充电地下车库正式启用。记者获悉,此次改造,是南房物业党支部与海西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联建,共建签约联手实施的第一个项目。
当天,南房物业还发布了为海西小区制定的“先锋物业 治惠家园”物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,计划通过旧住房综合改造、综合修缮与环境治理、加梯工程、改造海西2号非机动车地下车库等多项目叠加,更好地响应居民对高品质人居环境的向往。
当天上午,新闻晨报·周到记者走进新启用的海西小区1号电瓶车集中充电地下车库。车库用蓝色、绿分出北区小型电瓶车区域和南区大型电瓶车区域。已有电瓶车在使用配套的充电桩充电,每个隔间的墙上都有详细图示,介绍扫码充电流程和刷卡充电流程。为了方便居民,新车库还公布了WiFi账号和密码,配置了LED感应灯带,铺设环氧地坪。
南房物业党支部书记、总经理杨喜林和记者说,改造后的车库可为140余辆非机动车提供停放空间。作为非机动车库,其消防保障能级基本也与地下机动车库标准持平。“改造后,门卫室增设电视监控屏和火灾报警控制器,地下车库实现全貌监控,涵盖排烟系统、消防烟感、喷淋系统、监控设备、设备间等,全面对标消防规范。”
对于居民来说,这是一处安全、便捷、美观的电瓶车停放、充电空间。杨喜林向记者介绍,这片约550余平方米的地下空间,原始设计系自行车库,改造前一度存在照明昏暗、墙皮脱落、地面坑洼、局部渗水、杂物堆放等“槽点”。
此外,居民电瓶车停放位和充电口数量存在缺口,为“飞线充电”和违规充电提供了“温床”,带来消防安全隐患。地下非机动车库的斜坡很陡,电瓶车上下坡不便。大多数居民将电瓶车停在小区地面,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互相挤兑空间。这些,都是老旧小区车库的“通病”。
杨喜林坦言,改造过程中,他们遇到了“三难”——堆物清空难、改造资金难、渗水维修难。有困难,那就想办法解决。
针对原地下空间存在“僵尸车”、长期堆放的私物等问题,社区治理“三驾马车”经协调,将杂物转移至居委会旁边的公共空间,做好信息公开,在服务居民认领的同时,加速车库改建。
消防安全准则规范提级、造价成本比较高,统筹考虑实际,南房物业尽管经费较紧张,还是先行注资推动车库改造。
老旧车库由于使用时间长等原因,个别部位如西面主入口、南墙、东面储藏室等出现渗水点。考虑到施工修复需要系统地精准排摸成因,对紧挨天花板的居民,工作人员逐一上门实地走访,做好沟通并获得支持。
改造完成,新车库启用,不仅居民电动车的停车和充电需求得到满足,还有效消除了安全风险隐患,让居民出行安全、通畅、便捷。
记者获悉,根据南房物业为海西小区制定的“先锋物业 治惠家园”物业治理三年行动计划,海西小区1号车库的启用只是一系列惠民行动的开始。
海西小区内,普育东路101弄1-4号成套改造项目已经纳入本市旧住房更新实施计划。杨喜林告诉新闻晨报·周到记者,这些不成套职工住宅均为5层砖混结构建筑,建于上世纪70年代,其中1-2号楼为小梁薄板结构,产权性质为直营公房。改造路径为原址改建。
旧改地块有一户困难居民,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理发店。店主家境清贫,配偶重病,孩子患有重疾。早些年前,街道在政策允许范围内,为他提供了小区内一处空间用于开店。随着项目推进,店址需被“拔点”,这户居民的生计怎么办?实惠价廉的理发服务还能延续吗?
作为实施单位,南房集团决定帮小店和困难居民做好安顿。在一次调研中,他们发现了小区里一处7平方米左右的闲置小屋,经过综合考量,将其出租给这户居民作为理发店新址。
“鸡肋”式房屋资产盘活了,贫困居民得到了实惠,小区居民仍能就近理发,实现了多方共赢。
杨喜林还介绍了下一步综合修缮与环境治理的计划。今后,对海西小区内的房屋分两期做综合修缮,解决居民房屋屋面漏水、墙面渗水、雨污水管堵塞等问题,同步对小区整体环境做改造提升。
海西小区2号非机动车地下车库改造即将进行。此外,地处海西小区内的“外口办公室”将旧貌换新颜,改造成海西社区物业服务处,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启用。
物业治理方面,考虑将海西、海南、海潮等老旧小区3个业委会整合成1个业委会,推进新整合的老旧小区业委会与周边早期商品房形成“大围合”统一管理,希望融入南房集团“先锋物业”服务体系。
南房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陈椰明表示,希望南房物业继续以集团“南风暖城厢”创建为民项目为引领,系统总结已完成的项目中所获得的成功经验,结合真实的情况进行复制和推广,将这些关乎民生福祉的事情做实做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