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到八点,世博文化公园南区的入口处便聚集了不少热情高涨的游客,前来询问双子山的开放情况。但受暴雨影响,为保护游客安全,
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竹介绍,浦东新区发布暴雨预警后,园方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在双子山入口处站岗,向游客解释天气情况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,建议他们推迟行程。
今年68岁的摄影爱好者张先生见雨势稍歇,便来碰碰运气,恰逢双子山开放登山,他满脸兴奋:“我很喜欢自然风光,这次早早预约了双子山,为了拍到不一样的风景。”他听说这里的设计融合了现代感与自然之美,对此充满期待。
即便在南北高架上堵了近两个小时,李阿姨仍满脸灿烂,她带着一岁半的小孙女来玩。“这里很适合带孩子来亲近自然,在中心城区,这种独特的山水风光十分难得。”在她看来,这样的体验将成为全家共同的宝贵回忆。
吴正江家住浦东滨江,亲眼见证了世博文化公园从无到有的全过程。作为上钢三厂的老员工,他时刻关注这座“后花园”的消息,迫不及待要来参观。
刚开园就进入公园的吴正江特意把温室花园留在了最后一站,因为对脱胎于上钢三厂老梁架的温室花园有着极深感触:“我从1966年开始就在钢厂工作,几乎一生都在这里。”
这座温室花园的构想正是源自他和其他一些退休职工的提议,从外观看,还能看到上钢三厂的钢铁骨架。这次,他还特地邀请了另外三位老同事一同前来游玩。
从以前的“钢渣山”到现在的“双子山”,吴正江感到十分自豪:“这里太符合上海人想要的山的样子了。”
是昨天预约的,但是知道今天有台风,因为冲着双子山的名气,所以再大的雨我们也一定要来。山上转了一圈,感觉很好,眼前的景色真是不虚此行。
我们五姐妹来的,今天本来说预约好了,想这么大的雨不来了,(后来改变主意)现在和4个姐妹第一次来享受这个花园的环境,很开心的。
以前开车过大桥的时候,就经常会看见这边有建筑慢慢起来。上海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山,而且就在黄浦江边。
记者了解到,截至今天15时30分,世博文化公园今日总客流3497人。其中,双子山登山人数910人,今日预约人数10835人。
从通耀路步入上海世博文化公园,映入眼帘的便是位于核心位置的上海温室花园,这座被誉为“绿色皇冠上的明珠”的建筑,吸引了不少游客排队入场,一观其中奥妙。
上海温室花园坐落在整个南区的“C位”,占地约2.2万平方米,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。这里最大限度地考虑了自然生态与工业遗迹的结合,利用上钢三厂的老厂房改造而成,形成了独特的“四朵祥云”建筑群,由游客服务中心和1号馆“海市沙洲”、2号馆“云上森林”、3号馆“云雾峡谷”组成。
上午11点多,樊先生一家从杨浦五角场驾车前来,夫妇二人专门带着孩子来打卡上海温室花园,“家里10点不到出发的,开了一个多小时,今天路很堵。我们本来也看着雨那么大,想着要不要退票,但后来看到雨小了一点,然后想下雨天应该人不多,所以就还是来了,主要带孩子来认识植物。”樊先生说道。
佘先生则带着妈妈、外婆一起来打卡,“看到社会化媒体有晒出温室花园的照片,挺好看的,今天是开放第一天,所以特地请假陪家里人来看看,觉得和网上的照片相似度很高,不是‘照骗’。”
仲先生从浦东金桥赶来,老先生边逛边拍照,问他对温室花园的评价,他第一句就是,“这个温室成本很高,要开空调的。”
记者看到,由于温室不少角度都符合社交平台、朋友圈晒图的风格,已经有小姐姐专门来拍照。
相比双子山的爽约率,温室由于是室内场馆,爽约率低了很多。截至今天下午3点半,温室预约售票人数980人,入场人数531人。
为控制客流,双子山推出了预约登山制度,全天共设七个时段。今早的暴雨打乱了部分游客的行程,对此公园管理方采取了人性化措施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对游客适当放宽了入园时间限制。
“考虑到雨势较大,我们提前半小时放行游客,对于预约下午时段却早早到达的游客,也给予了特殊照顾,让他们尽早登山。”陈竹表示。
上海温室花园也采用了分时段售票方式,全天共分为四个时段。为庆祝温室首次开放,园方在入门处布置了特色植物展览,并开设两家带有植物特色的文创咖啡店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公园引入了一套智慧化管理系统,实现了对全园机电系统及弱电系统的集成管理。陈竹介绍,该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设备正常运行状态、显示实时客流,还能通过红外线监测,实现“电子围栏”作用。一旦有游客跨“线”,就会触发报警装置,对一家有山有水的公园来说,这种安全措施是必要的。
面对台风带来的挑战,陈竹表示:“我们始终相信,随着天气的好转,更多的游客将会来到这里,预计游客高峰将在国庆长假出现,公园已做好各项预案。”